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68章 故技重施

    却说二王中计争衡,以此会猎安丘争斗不休。

    吾梓须身在后方本欲相救,崇楼却予以谏阻的同时,反劝吾梓须放弃二国举兵而和伯牯会猎于西都城下。既有合兵,西都便遭大难。届时北燕撤回凤凰城守军共御联军的同时,凤凰城便即空虚。以此分兵,便可使国卫府由此夺占了凤凰城。若北燕不命凤凰城支援,那么西都必然便为元国与国卫府联军攻下。

    此为两全之计,深得吾梓须赞赏。故而吾梓须由此决议,便按照崇楼的计谋。摒弃二王相争于不顾,便引大军从后方抄袭小路直奔西郡而来。

    国卫府既有决策兴兵,守护西郡的夏侯邕与苏异便得消息。

    夏侯邕闻讯,心中彷徨,便与苏异道:“此番二王彼此争衡于安丘之地,后方负责接应的国卫府诸将一不取凤凰城,二不化解二王相斗危机。如今反来西郡增兵,不知却是何意?”

    苏异笑道:“凤凰城吾梓须并非不想取,只恐我军既能谋定便让二王相攻,定也有其他计谋以此便设凤凰城。此番他不去凤凰城反来西都,便是反客为主之计。其意便在出其不意,化腐朽为神奇之策。毕竟我军固守两处,单以西都之兵实难抵御元国与国卫府的两处合兵大军。依照形势,我们在坚守不住的同时,一定会调集凤凰城的军马一并守住西都。而吾梓须即可从中取利,趁着凤凰城空虚之时,以此暗取凤凰城。如果我们不派遣援军增兵西都,那么他们联军就随即变幻了套路。原本设计对西都的佯攻之策,便在那时成为了实打。”

    夏侯邕惊奇,问道:“国师大人为何这样了解吾梓须?”

    苏异笑道:“但凡他们如果真的要打西都,必然取于奇兵致胜。如今这般大张旗鼓的前来,便怕生怕我们不知道他们的举动。我曾经也和郭不疑将军一同出征,期间也得郭不疑元帅在用兵方略的多番指点。但凡用兵之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这

    虚只是个‘诈’字,然而这实却也难逃这一个‘诈’字的。”

    夏侯邕闻言顿悟,便复问道:“似彼如此决策,倒是让我们有些两线为难了。我们若不调遣凤凰城的人马做以接应,只恐目下之兵难以抵挡国卫府与元国两路合兵。但若是派遣了增援做出接应,便如国师大人所言的那样,只恐凤凰城便又要遭遇了险阻。似此两难之势,我等倒是如何决断才能予以反制呢?”

    苏异道:“天下之计,均有破解之法。既知之,方能破之。彼之道在于打破僵局,以此另谋新图。似此这般,我却偏偏不让他如意的。他想以此变幻之法为自己谋求主动,我却非要再行变幻一般,自不让他拿到这战场的主动权。如今只需暗中设计,便可令元国和国卫府,复有二王彼此相攻之患。”

    夏侯邕惊奇,以此便问其计。

    苏异道:“如今西郡局势,我与元国已经僵持一月有余。期间伯牯多番发起冲锋,致使我军虽然都将其击破,但城池也有大损。援军发动内战,都城还有响应者。我军纵然未曾失地,但如今西郡城北已经出现了攻陷的痕迹。虽然在我们看来并没有什么,不过伯牯却断然不会这样想的。”

    闻听苏异所言,夏侯邕对此也深有感触。

    “是啊,毕竟他已经攻拔西郡多时。虽然成效并不显著,但毕竟他和吾梓须是有前仇的。如今吾梓须在此时前来,只怕伯牯并不会认为吾梓须是出于善意的前来相助那么简单。”

    “正是如此。”

    面对夏侯邕的一点既破,苏异不禁面露笑颜。

    “诸王和国卫府联合,本来就是出于形势所迫。如今二王但为私利反目,想必伯牯也已经了然此事。眼下吾梓须作为后方策应,不去规劝二王兵力抗击我们北燕,反而驱兵前来西都。伯牯一定会对他心生见疑,甚至会怀疑他是为了自己夺取西都才到此的。而此时的我们,也正好利用他们彼

    此之间的隔阂再施离间之计。此计若成,伯牯所率领的元国之兵只怕会转而东向,就此与吾梓须先行开战的。一旦战事如此导向,对于我们便有利可图。”

    夏侯邕坦然分析,无疑正中苏异的下怀。

    苏异笑容满面,同时也对夏侯邕投来了充满赞许般的目光,言道:“夏侯将军所言,正和我对如今战局的看法。目下利用他们两股势力之间的间隙,我们正好做些文章。”

    言毕就此命人取来笔墨,便既修书一封,遣使直发城外。城外便是元国大军,试问又怎么会让信使走脱的。援军由此便将使者斩获,以此取得了苏异撰写的书信并且呈与伯牯驾前。

    伯牯展开书信,览其内容之间不觉心中震惊。

    原来书信之中苏异故弄玄虚,竟直言与吾梓须通谋共击元国之计。伯牯难辨真伪,由此便与穆侑俭、鸫煜共做商议。

    鸫煜道:“此事真假虽然难辨,不过吾梓须最早提出联盟的初衷就是畏惧北燕在消灭了我们之后一定会选择继续东进。他固守的驷马城只是弹丸之地,正因为于此这才被迫和我们摒弃前嫌。前番他设计令我元国和二王攻于前部,而他所率领的国卫府诸将却作为我们两路的策应之军。看似是为了战局着想,其实只怕便有私心。想我三国攻拔于前,必有损伤。而他在后方便可以此洞察形势,如今二王反目彼此相攻。他作为后方策应,不去凤凰城劝说二王却反而来我西都。名为支援,实则其心怎样只怕已经不言而喻了。想我元国在前线拼杀月余,自有成就。此时西都城北将陷,他却不偏不斜便在此时到来。一旦西都被攻破之日,只怕以他的见识,断然不会坐拥大王再度便为西都之主的。故而但以微臣看来,此番便当阻止他继续西进方为策。”

    这正是“虽有深谋通四海,难测盟友不齐心”。预知伯牯决策若何,吾梓须是否计谋成就?且看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