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剪刀像被我们抓住了小尾巴一样,皱巴着脸犹豫了半天,终于是乖乖跟着冬爷的后面,继续向通道前方行进了。

    锦夜的大家都说冬爷以前就是一浪子,还是一情场高手,原先我是怎么都不信,他分明是稳重成熟又正义的那一款啊,现在这么一看,传言极有可能是真的。

    这位大叔看起来很会哄骗小女孩啊?

    我们停滞的步伐再次迈开,大势所趋,我也不得不硬着头皮跟着赶路了,我尽量的让大脑回想着剪刀对禹陵的描述,好把注意力从恐惧上转移出去。

    下不及泉,上不通臭。

    我们跳入的这个水潭,深度大约是十米,地表的作物最多最多能有一米的根须吧,如果说这个通道的尽头是大禹的陵墓,那么两米到九米的距离刚好可以满足描述中下不及地下水、上不连通根茎的条件啊!

    我们已经用掉了拓印上最后一个标识的i了,那么也就意味着,禹陵不需要再辗转到其他的方向去,除了下水以外没有其他的选择了。当我们顺着前方一直到无路可走的时候,应该就会有一具厚约三寸的桐木棺材,外面还缠着一圈一圈的葛藤,赫然陈列在目了!

    泡在水里的葛藤早已经腐烂了,这个山洞中如此的潮湿,我认为四千年的时间也完全足够让大禹棺材上的葛藤腐烂殆尽。而且,那个年代的棺材不可能有多么精巧的设计,八成就是几块桐木片把大禹的尸身盖在下面而已,不然还至于用葛藤给拴起来?就算木头还没腐朽成灰,我估摸着,上面也该是覆盖着一厚层的霉菌和蘑菇了吧?

    那么,裹尸布也就没有什么作用了,里面的尸体……恐怕是烂的非常彻底。我本来还想着瞻仰一下伟大英雄的仪容,这个愿望看来是很难实现了。

    葛藤,葛藤。

    我在想,为什么一定是葛藤呢?传说中锁在水底的那条龙,也是被葛藤给捆住的,看来在大禹的那个时代,葛藤是很普遍很方便的捆绑工具吧?

    但是大禹好歹是个王,他的棺椁真的要寒酸到必须使用葛藤才能固定住吗?还是说,这样做,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我知道在有些墓葬中,墓主人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尊贵,会一并葬入什么龙啊凤啊虎啊之类的形象。大禹是擒住过一条活生生的龙的,按理说,在他的观念中,龙是个手下败臣,可他却用了困住这个败臣一样的手法,也缠了一圈葛藤在自己的棺材外面……这是想说……自己也是一条龙吗?

    我摇摇头,“人中龙凤”是后来才兴起的词汇,用到上古时代好像不太合适吧,虽然大禹绝对是帝王龙脉……

    我突然想起来,在大禹的上一辈,关于他的老爹鲧这个人,是有着这么一段记载的:

    【洪水滔天,鲧窃息壤以堙洪水,悖天意,违帝命,殛之于羽山。

    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腹生禹,化之以黄龙,入于虞渊。】

    我心里一亮,诶?化之以黄龙?咦?虞渊?!

    在那段时期里,洪水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所有的古老文明里,都有关于上古大洪水的相关记忆,而在我们中国,早在大禹以前,有一个人已经带着百姓治理了整整九年的洪灾了,不过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这个人就是大禹的父亲——鲧。

    他在九年的时间里,尝试了各种阻拦洪水的办法,却统统效果甚微。于是,他和盗取圣火的普罗米修斯一样,为了百姓的安危,违反天意和帝命,盗取了一种被叫做“息壤”的东西。

    “息壤”是一种什么宝贝呢?这是一种完全违反了物质守恒定律的东西,传说它可以快速的、无限的自我生长,鲧偷来这个宝贝,就是希望用它的力量来对抗洪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如果有了用不尽的土壤作为填埋,那么不管是多大的洪水,也就能够被堵住了。

    可是就在鲧将要借着息壤成功之际,天帝发现了异样,他追杀这个小偷一直到东边的羽山,把他的生命终结在了那个地方。

    后来,时间过去了三年,羽山脚下那具鲧的尸体一直没有腐烂的迹象。有人用刀子剖开了他的身体,结果大禹就从鲧的肚子里出生了,然后那具尸身化成了一条黄龙,跳入了东方的虞渊中消失了。

    再往后,便是大禹接替了父亲未尽的工作,改堵为导,平定洪水,划分九州,开辟了这天下。

    我的兴趣从大禹身上转移到了他老爹的身上去,我很好奇他死了以后,是怎么生出的大禹,怎么变成的黄龙,又怎么跳入了虞渊?

    从虞渊是可以通向北极的,那么最后,鲧这个人其实是漂到了终北国去的?

    神话之所以被称为神话,是因为它们的内容都是常人无法做到的,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越传越神,越来越夸张。所以,这些故事我们不能太过计较。

    也许【剖腹生禹】只是想突出他俩真是亲生父子,也许【化为黄龙】只是表达了人们对他的崇拜。

    大禹应该也是听到了人们对于父亲的赞颂,所以在遇到了另一条黄龙的时候,才没有痛下杀手,而是把它悲悯的锁在了水底,而他在自己的棺椁上也缠上了葛藤,八成也是为了纪念这个未曾谋面的生父。

    我吧啦吧啦一讲起故事,怪人就自动的凑到我旁边儿来了,他挠挠头发,疑惑的问道:“如果‘化为黄龙’是个比喻,那也就是说,鲧这个人是保持着人模人样到过北极的,他在那个时候,到底是死了还是没死?咱们会不会在冰棺森林的某个角落里,其实早就跟他见过一面了?”

    冬爷也很有兴趣的转头说道:“身体放了三年都没有腐烂,应该是没死透吧……而且,虽然羽山就在东海边儿上,可怎么着也还有个跳到虞渊里的动作吧?尸体又不会自己行动。”

    剪刀虽然一开始连连否定我的鲧腹生禹说,这样的话,他们一族岂不是就变成了单性繁殖的奇葩了?可大家讨论了一会儿,小姑娘显然也觉得祖先的爸爸的故事很有吸引力了:“可是……山脚下的那三年他是怎么熬过来的?而且不是有人用刀子划开了他的肚子,他才离开的吗?”

    “是不是僵尸啊?死而不腐,还会一跳一跳的……”我的思维又开始大幅度跳跃了。

    最冷静的林医生想了想,问了我们一个问题:“在北极的时候,我们见到过一副连续的壁画草稿,上面描绘的那个人,我们是根据之后的很多条线索,才推测那个人是大禹的。现在回过头去想想,同样的形象,同样的身份和能力,为什么不能是鲧?”

    我们都愣了一下,壁画上得到了玉牒碎片作为赏赐的那个人,显然是一个一直在奔走忙碌的劳动者,大禹是如此,他爹也是如此啊!这两个人除了结局不一样,其他方面都是出奇的相像,我们凭什么认为成为东王公的那个人是大禹而不是鲧,或者,干脆这父子俩都是?

    事情因为我的一个故事而陷入了一种很有意思的境地中来:我们所认为的,全都是大禹以一人之力完成的事物,或许是由父子两人打造的。

    你看这个会稽山脉中,出现了那么多从北极带回来的文化和联系,说不定就像治水工程一样,是由爸爸给儿子先打下了很多年的基础。

    很有意思,按照传说来看,他们两人根本都没有见过面,可是大禹在之后所走的那些路途,其实都是烙印过了鲧的足迹的。

    我想着四千年前发生的这些故事,想到了林医生念念不忘的刘晚庭。

    这是一个多么巧妙的巧合,我和她也没有见过面,可是我会感觉到,这个女人是和我关系非常紧密的。我跟她太像了,我走了很多她的老路,就连我们的面貌也在逐渐的接近,我和她之间的血缘关系,搞不好还真是母女!

    我们在北极分不清留下了踪迹的人到底是鲧还是禹,那只硕大无比的三足青鸟也分不清同样拥有那颗心脏的人,到底是我还是它的老熟人刘晚庭。

    说话间,我们的速度是越来越慢了,因为越靠近通道的深处,透骨的寒意就越加强烈的侵袭而来。

    尽管我们早就远离了那个圆心岛下方的水潭,可石壁上渗透出来的水珠并没有那么快的消失,随着温度的变化,它们都没有向下流淌的趋势了,转而像凸出的颗粒一样,在表面凝结出一层冰晶。

    可想而知我们一行人现在抖的有多么的厉害,这里跟北极越来越相像,可是还不如在北极呆的舒坦!我们身上能够御寒的衣服少的可怜啊,在北极那会儿,怎么说里面还有贴身的绒衣,外面还套着超级保暖的皮衣呀,那里的冰墙也是密不透风可以隔绝寒气和存贮热量的,对了,还有那些遇到空气就发热的给力暖宝宝呢!

    我变得很困,很想坐下来睡一会儿,要不是害怕做噩梦,我早就提出休息的要求了!冬爷看出我满脸的疲惫,非但没安慰,还一脚踢我屁股上就把我惊醒了:“感觉到寒冷还想入睡的话,就是要冻死的前奏了,当心一闭上眼睛,就再也睁不开了!”

    他还时不时的就去戳弄一下背后小王爷高高隆起的肿包,听到他“嗷”的惨叫一声,表示没睡着才继续前进。

    本来我的考虑是,既然这个地方存在着北极的众多元素,会不会最后的那个棺材也是一具冰棺,寒气就是从此而来的呢?可是如果这样的话,就违背了剪刀那句桐木棺材的祖传描述了。

    剪刀现在没有三心二意的犯迷糊,并且对我们还存在着一丝敌意,我们是没法再向她详细询问姒家的老底了,但是她刚才好像说到,那段描述是因为小时候好奇,所以偷偷的看到或者听到了什么,既然这样,我觉得还是来自于她这边的信息比较靠谱,毕竟一个是外人的推测,一个是守陵人的祖传,大禹还是应该安葬在普通的棺木中的。

    那这些冷气又是为了什么而存在的呢?

    大家都觉得这样脚关节都快僵掉的前进很不是方法,怪人从他的包里翻弄了半天,摸出来一小截木棍。

    这个玩意儿原来是登山时防滑使用的拄拐,后来折断掉了才被他收起来的,他用毛巾彻底蘸干净了破烂煤油灯里的最后一丝油底子,然后将它包在木棍上点燃,做了个简易到家的小火把。

    虽然说这玩意根本提供不了多少的热量,但是看着有火焰闪烁,人的心里总是能觉得暖和一丁点的。

    怪人像个奥运火炬手似的走在了队伍的中间,我赶上他的步子,看着那跳动的火光映照着四周鲜艳如血的凝固水珠,突然觉得后牙根猛的抽痛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