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四零章 心怀鬼胎的诸侯们

    庚午年季秋,洛阳西天生异象,有金色蛟龙翻涌云海,顷刻不见,继而暴雨倾盆。

    ——《野史·神游篇》

    十月,天子出逃函谷,至洛水。

    游离于关外的暗桩、哨探,获此情报,纷纷在第一时间将这个重磅消息传回诸州各郡。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  看书领现金红包!

    此时的中原重镇,手握重兵的大诸侯有幽州牧刘虞、荆州牧刘表、兖州牧刘岱、益州牧刘焉、扬州牧刘繇,这几位皆是刘姓,不用多说,全是正儿八经的汉室宗亲,之外,还有徐州牧陶谦和盘踞淮南、以及鸠占鹊巢的袁术、袁绍哥俩。

    至于藩镇上的小诸侯,更是不计其数东郡曹操、河内王匡、右北平公孙瓒、上党张杨、陈留张邈、北海孔融、依附于袁术的孙坚……

    这些人在实力和地盘上虽远不如大诸侯,手下却也同样有精兵悍将,不容小觑。

    这些人中,最先收到消息的人是张邈,他治下的陈留郡与河南尹相接,从地理位置上就抢占了先机。

    得知天子逃到洛阳,张邈对此睁只眼闭只眼,不想去接这烫手山芋,如果天子经过陈留,他就热情招待,如果不从陈留方向走,那他就权当没有看着,别人问起来,就说不知道。

    然而另外一个消息,却改变了张邈主意。

    据斥探回报,夏侯安也在同行的队伍当中。

    夏侯安!

    这个名字钻入耳中,张邈原本平静的眼神,一下就涌起了怒火。

    唯一的儿子被人在市集斩首,他这个当爹的却迫于名声和外界压力,不得不咽下这口恶气,忍气吞声。

    如今,夏侯安就在天子队伍,如果我借着救驾的名义,暗中将其杀死,也不会有人知道。

    拿定主意的张邈亲自带兵出发。

    随后,其他各地也都陆陆续续的收到了这个消息,唯一没收到的,只有幽州的刘虞,因道路阻断,而不能送达。

    对于天子逃出一事,大佬们各有想法。

    先说说几位汉室宗亲,益州牧刘焉、荆州牧刘表,这二位都不再年轻,失了进取之心,只想安安心心守着一亩三分地过日子;

    兖州牧刘岱则性情急躁,向来喜欢以理服人,杀桥瑁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压根儿就不想小侄儿来兖州喧宾夺主,所以要他去迎天子,简直做梦!

    刘繇则在扬州左右为男,左边袁术、右边严白虎,搞得他很是难受,根本脱不开身。

    唯一有可能来的幽州牧刘虞,则因道路阻断,现在连信儿都没有收到。

    汉室宗亲指望不上,那么其他人呢?

    徐州牧陶谦倒是想过去迎奉天子,结果下邳人阙宣在这个时候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陶谦骂娘的同时,也只能舍远求近,举兵讨伐。

    淮南的消息是在豫州作战的孙坚送过去的,孙坚在信中提到,打算去迎驾天子,但需要袁术提供粮食支撑。

    袁术看完以后,直接把书信烧了。

    自讨董失败以后,诸侯们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袁术也不例外,只是在回淮南的路上,他遇到了一位术士。

    这术士说,袁术有帝王之象,而且袁姓出自于陈,陈是舜之后,以土承火,得应运之次。又以为谶文云“代汉者,当涂高也。”

    意思很明确,指的就是袁术。

    袁术听完大喜,当即重赏了术士,而且打那以后,袁术心里就开始变得不安分起来。

    这个时候叫他去迎接天子,袁术根本鸟都不鸟。

    而在冀州鸠占鹊巢的袁绍,听闻此事以后,陷入了犹豫之中。

    他不知道该不该去迎接天子,亦或者说,天子对他的意义价值何在?

    从事沮授进言“将军生于世家,以忠义匡济天下。如今天子流离失所,皇室宗庙毁坏。而州郡牧守以兴义兵为名,行兼并之实,没有一人起来保卫天子,抚宁百姓。现将军已经初定州城,应该早迎大驾。在邺城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兵马以讨不臣。那时,还有谁能抵御!”

    袁绍听了怦然心动,觉得大有道理,当即派人传令手下大将,随时准备动身出发。

    新主公从谏如流,不像前州牧韩馥畏首畏尾,沮授对此很是满意,觉得寻到了明主,心情愉悦的走了。

    然而他前脚刚走,淳于琼、逄纪、许攸等人后脚就到,作为袁绍的老班底,他们劝说袁绍,复兴汉室实在太难,而且迎立汉帝,只会削弱袁绍本人的权力,劝其不要用此计策。

    袁绍听完,觉得很有道理,如果皇帝真的来到兖州,那他在权力的运用上,岂不是处处受掣,遂放弃了这个计划。

    得知此事,在荀谌府内的某个掾吏默默叹了口气。

    “荀文若,你叹气作甚?”

    正好进门的青衣男子撞见了这一幕,勾起嘴角笑问起来,白狐脸上桀骜而不失洒脱,好看的桃花眸深处藏着玩世不恭。

    袁绍能够兵不血刃的拿下冀州,赶走冀州原先的主人韩馥,有一半的功劳都在荀谌这里。

    而荀谌是荀彧的四哥,凭借着这层关系,荀彧在袁绍这里谋得一份还算不错的差事。

    至于为什么没能得到袁绍重用,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荀彧取了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十常侍时期,宦官、士人水火不容,这就给荀彧的名声带来了不小负面影响。

    “别人不知道我因何而叹,你郭奉孝岂能不知?”

    荀彧放下笔墨,走出堂外,微微仰头,看向不那么明媚的天空,吐出一口郁气。

    大好机会,可惜了啊!

    白狐青年倒是不以为意,甚至毒舌了一句“我早就说过,袁本初是个蠢蛋,好谋无断,成不了大事!”

    听闻此话,荀彧脸色骤变,赶忙喝止“奉孝,莫要乱说!”

    这里是袁绍的地盘,隔墙有耳,谁知道会不会有人抓住这句话的把柄,趁机挑拨生事?

    白狐青年撇了撇嘴,倒也就此打住,随后从袖口里掏出一封书信,递了过去“喏,戏志才来信了,他说东郡郡守曹操胸怀宽广、能成大事,叫我们过去相助……”

    荀彧打开书信看了起来。

    白狐青年则解下腰间酒壶,自顾的叨叨“你知道的,咱们这几个人里,戏志才这家伙虽说死脑筋,但他的眼光素来是不错的。”

    荀彧听出了弦外之音,却没有当即应下,只是沉吟“且,再审视一阵吧。”

    。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