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3章 固与穷,今与古

    各位老师与领导闻言,环顾了一下后面的学生。

    发现学生们真的很不一样.

    就连那些摸鱼敷衍的学生也自动自觉地点开了手机,低头细听对照,一旦发现了张老师哪里念得不对,立刻站起来反应。

    全部人都陷入了学习的氛围当中,这种自动自觉的氛围是他们从来没有见到过,也是他们所一直所追求的。

    原来在不知不觉中,张老师已经发功了,用他独特的方式,给所有的教育者上了一堂有意义而生动的课。

    这一课不是给学生上的,而是他们这些教育者们上,若不是ju长提醒,几乎就要错过了。

    教育者们的眼神顿时变得目光灼灼,越发觉得张老师深不可测了。

    张添意内心是无比的煎熬,短短1000多个字,念得错漏百出,他满头都是大汗。

    好不容易念完了,说了一声谢谢大家,就想往台下走去。

    结果杨教授上台阻止了他。

    “张老师,你说的太好了,再说一会吧。”

    张添意的脸色顿时变得一阵青一阵红的。

    说的太好?

    你在嘲讽谁?

    老子念错了那么多,你还说我说得太好,要不是他知道自己吝啬,他都怀疑是不是自己在神不知鬼不觉塞钱过去做了笔py交易了。

    稍作思考。

    大概是那个文化局的ju长还没到,没别的办法让他继续顶上吧。

    不然解释不了为何要夸得他讲得好。

    那就再拖一会吧。

    二十万果然不好拿啊!

    “那好吧。”

    张添意只好硬着头皮答应。

    什么叫历史已经说完了,那说什么好呢?

    他抬头见到他们学校的校训,坚持,青春,勇敢,笃行。

    那就讲讲他们的校训吧。

    “看到你们的校训,令我想起了孔子的一个故事,原文是这样的。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大家明白孔子的话是什么意思吗?”

    台下的学生们积极的伸出手来,倒是那些领导与专家们稍微谨慎,沉下心来思考。

    但不是优先考虑那段古文的意思,而且是在想…

    孔子是谁啊?

    为何他们没有听过这号人物?

    “就那个粉色衣服的男生,你来回答一下。”

    “那句话意思很简单了,就是君子本来就没有钱惯,所以能忍受没钱的痛苦,而一般人忍受不了,就会去抢夺。”

    张添意摇了摇头,又指了另外一个人来回答。

    “就是君子本来就有贫穷的时候,但与小人的贫穷时的胡作非为不同,君子读过圣贤书,能熬得住,不会胡作非为。”

    立刻有人跳出反对。

    “不对,我们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上面说到的是粮食,说的应该是本来就饿惯了肚皮,哪怕是肚子饿了,也不要做违法的事情,对吗?”

    张添意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环顾下台下的学生们。

    “我已经听了好多答案了,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你们觉得原文中固就是本来,而穷,就是没有钱,饿肚子的意思,是嘛?”

    台下的学生们顿时面面相觑。

    是嘛?

    本来他们是挺确定的,隐约记得书上是那么写的,但是听到你这么一问,他们的立场突然就变得不坚定起来。

    要是说对了,你就不会这样问了。

    这时候有一个文学老师也忍不住站了起来。

    “张老师,根据我们古文通用解释,固就是本来,穷就是贫穷,那些学生都没有说错吧,有什么问题了?”

    “何止是有问题,是有大问题了!因为你作为老师,竟然也认为对了,那就是最大的问题了。”

    登时,那个文学老师不满地撇撇嘴。

    “张老师,我相信你的历史水平很好,但是古文你未必能清楚得过我。”

    张添意笑了笑,这次没有回话,而是回过头了对着杨教授问道。

    “杨教授,请问下,你也是这样认为的吗?”

    杨教授愣住了一下,不解的说道,“这些词义是大家所公认的,写在书本上的解释,难道不对吗?”

    张添意嘴角微微一笑。

    “我记得,刚才的那一段历史前言里,有一句话作为总结,历史就是身寸箭画靶,就是先把箭身寸出去,然后再把靶子画出来,问题是你们确定这支箭找对了吗?大家都默认的事情就是对的嘛?”

    未等人反驳,又紧接着说道。

    “固在人固有一死里面,固可以用作本来,那个老师也说对了,但结合原文,此处的固就是守住的意思。

    至于穷这个字,你们对他的误会更是太深了。

    古时候的穷,并不是只没钱,贫才是!

    穷在古时候,是指穷途末路陷入困境的意思,所以整句话的意思是,君子能固守着困境而不动摇,至于小人陷入了困境就会胡作非为。”

    张添意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仿佛一个重锤般敲到所有人的心上。

    所有人都愣住了。

    这…

    完全是颠覆了他们原有的概念。

    已经不是简单的讲课了。

    若张老师说对的话,那在古文界掀起的波澜,将不亚于一场革命,之前定下的内容很有可能全面给推翻。

    那么多年来,大家所定义下来的意思,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古文的。

    但是出现了张添意所说的一词多义现象,他们所定下的词义很有可能就变成了误人子弟的存在了。

    造成这样结果,是所有教育界的人都无法接受的。

    现场的历史专家与老师们,以及通过电视观看演讲的文字文学工作者,额头上不由自主的冒出冷汗来。

    明明认真做好每个环节,没想到误人子弟这四个字会出现在了他们教学生涯中……

    其实也不能怪他们。

    论语,道德经那些等等的古文书都没能在这个世界给留下来,他们所能研究的东西十分有限。

    只能众多残缺的古文之中挑选出一些最合理的解释进行编辑书籍,谁知出现古今异义。

    张添意眼看着大伙没能回过神来,暗叹一口气。

    “一词多义,在历史界和古文界其实都并不罕见。

    人总是要不断的发现与更新,往往看到一段古文或者历史,想到的不应该是用现在的话给套进去,或者进行生硬解释和脑补。

    而是要弄清楚那是一个什么时代背景,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况之下写下来的,我想身寸箭画靶虽然很妥当,但是画错了,擦掉重新画,也不丢人。”

    这番话入木三分,通过固与穷两个字,教会了大家要勇于打破常规认识的学习思路。

    不仅是让学生,即便是业界专家也顿时感觉到醍醐灌顶。

    原来自己学了那么多年历史,都只是照书直学的书呆子。

    张老师说的没有错,哪怕是历史是属于文科,也需要去思考,去研究,去考证,甚至还要运用到逻辑去推算。

    永远保持着那种质疑的态度,才能不断地研究出新的东西来。

    哪怕是小小的一个穷字,若张老师不说出来,又能有谁知要等到何年何月,才发现穷这个字不一定是代表贫穷呢。

    根深蒂固的东西想要纠正过来,并非一朝一夕能改变的了,而张老师敢勇于打破常规思维,更是远胜他们不知多少倍。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