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三十七章 不同的文明

    塞尔柱帝国。

    或者说西方所有的国家,跟华夏的文化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一点,其实从文明的初始阶段,就已经出现了分别。

    在华夏,只要是个学过千字文的,哪怕他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大多也都能说出天下为公,尧舜禅让这个典故。

    就算没学过,大概也都听说过。

    而这个典故的来历是怎么回事呢?

    很简单。

    上古时期,民生凋敝,当首领,也就是接近帝王这种事,并不是什么好事。

    跟后来那些吃喝玩乐的帝王不同,上古时期的那些首领,基本上都不可能去享受。

    首领,并不是美差,反而还是一种具有相当责任义务的位置。

    相比于后来的帝王,当时的很多人可并不怎么热心于最高的那个位置。

    为什么呢?

    愿意,很简单。

    想想大禹是怎么当上首领的,就能明白过来了。

    他是因治水有功,三过家门而不入,立下大功,所以才被推举为了首领。

    从这一点来说,华夏的民主要更提前一些,甚至比起后来某些国家宣传的,还要更加的民主。

    而那些上古时期的故事……也就是禅让的戏码,正是华夏文明的开端。

    所以,很多人都下意识地以为,官方要为自己做主,皇帝要为整个族群谋发展。

    这是华夏几乎所有人的想法,同时也是身居高位之人的通常做法。

    他们要是不这么做,大都会觉得浑身别扭,如芒在背……

    但。

    西方和其他地方的国家,文明开端可是不一样的。

    而且是非常的不一样。

    起码的一点,其他的文明没有经历过诸如共和元年,国人暴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一系列的剧情。

    另外,在华夏的成语当中,也有很多典故都能作为代表。

    比如,休养生息、兴修水利、建设家乡、兴办教育、教化一方……等。

    这些成语,非常的具有代表性。

    所以,华夏的历代皇帝可能会有一些脑子不好的,也有一些粗鄙不堪的,更有昏庸暴躁的……

    但是,他们通常都会做一些利国利民的大事。

    比如晋惠帝的何不食肉糜。

    这句话可以说很傻很天真,也能说是认知错误,还可以说是脑子不好,但谁要说他的心思不纯,那就很不对了。

    人家晋惠帝从小就吃肉,而肉糜相对来说是一种最低贱的东西了。

    当国人饥寒交迫时,晋惠帝下意识地以为,只要吃点肉糜熬过去也就行了。

    这有错吗?

    很明显,这只是晋惠帝出现了认知错误罢了,或许还可以说他傻,但绝不能说他的出发点是错的。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这都是因为,华夏人们普遍的认为,当权者要是不做点利国利民的事情,就属于是违背天命,是不可长久的。

    就比如说,现如今还没有登场,但马上就会崛起的蒙元帝国。

    他们够残暴吧?

    凡是高过车轮的人,全部都要死。

    这怎么看都属于禽兽行为了。

    然后呢?

    他们在入主中原之后,不还是要做疏通黄河、治理水患、兴修水利、赈济灾民等事吗?

    要知道的是,蒙元并非一支,入主中原的不过是大汗汗国,另外还有三大实力也算不弱的汗国。

    问题来了,另外三个做过类似的事情吗?

    他们做过个鬼!

    他们入主各地之后,所做的事情很简单,只是让一些狗腿子来帮自己收税,而自己本身则是天天骑马狩猎、杀人为乐。

    真算起来的话,后来莫斯科大公国,正是因为给汗国当狗腿子收税,才逐渐积累起了声望,这才有了之后蒙元逐渐衰落时的独立建国道路。

    所以,在经过认真的调查与对比之后,林栋很快就不生气了。

    他甚至还觉得,自己完全没必要跟这种由于名字太长,连个角色名都没有的家伙生气。

    太丢份了。

    俗话说,一法通则百法明,想明白了之后的林栋,也就不在纠结于那位七王子的“暴虐”了。

    毕竟,真要对比起来的话,他的不少兄弟比他还过分。

    起码来说,七王子在大马士革及周围几座城池之间还是有较大民望的。

    而他的其他兄弟嘛……

    别提了!

    东征军之所以能那么快拿下尼西亚,除了有二五仔带路之外,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在于,当地的百姓活不下去了。

    有人可能会说,活不下去了造反呗。

    要是能打穿皇宫,那还不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就算是失败了,起码也不是饿死的。

    问题在于,文明的不同,导致很严重的思想割裂。

    在华夏,可能活不下去的时候,就会有一些亡命徒选择揭竿而起了。

    但是在这里,人们下意识地便会认为自己永远也打不败那些高高在上的贵族。

    他们不是没想过反抗,但问题在于,从有历史以来,他们就几乎没有成功过。

    之所以是几乎,是因为还是有几个险些成功了的,只是他们最终依旧失败了。

    打个比方。

    这就好像是很多人都喜欢的三国时期。

    如果,仅仅只是如果……

    如果在三国时期,刘皇叔真的一步步踩对了历史节点,最终得到了天下。

    那在之后的很多年里,恐怕都不会冒出所谓的反抗者了。

    毕竟,大汉帝国分西东。

    开局是刘邦创建的西汉,之后则是刘秀恢复的东汉,要是刘备再成功一次,不管他是叫南汉还是季汉,但在历史上的那些百姓看来,恐怕大汉都是不可战胜的了。

    幸好的是,华夏一直都有成功的历史。

    西周的国人暴动,成功了。

    当时的人们,险些把华夏带到另外一条路上。

    这条路,大概会充满反抗与暴动。

    这条路的最终,也许会再度出现一个始皇帝,再度统一世界,进行集权。

    当然,也许当时的百姓会带着这个文明走向一条完全不可知的道路。

    而之后,华夏的文明还诞生了陈胜吴广。

    虽然他们最后失去了本心,但最终获胜的刘邦,却依旧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他甚至还把陈胜封为了隐王。

    而在这之后,很多人都成功了。

    比如曹魏的奠基人曹操。

    抛开战绩不说,孙吴的奠基人孙坚、孙策、孙权也是这一类。

    之后的隋开皇,也是这一类。

    天下大乱之后,还有李唐的出现。

    ……

    这类事情,一直都在华夏的土地上重复上演着。

    所以,当权者就算再怎么残暴,依旧还是会对遭了灾的百姓进行安抚。

    而在另外的文明当中,这一套显然没有流行开来。

    林栋之前觉得生气,也是完全没有依据的。

    想通了之后的他,便不再生气,同时也在极大限度的利用系统……在大马士革的每一处地方打卡签到。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