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十四章忠奸难辨

    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坏人也没有纯粹的好人,一切皆是利益驱动。

    秦始皇横扫**,一统宇内。仍然被儒家喷成千古暴君,无外乎因为秦始皇的书同文,统一度量衡,车同轨等仁政。

    有人问这跟儒家有什么关系?

    在春秋战国教育并未普及,读书人是稀罕物,用现代话说叫高级知识分子,他们掌握着舆论,土地,拥有特权,享受富贵。

    秦始皇的书同文令许多他国儒生的知识成了累赘,好比原本用英文字母写法令,一夜间要换成中文,这谁能干,他们打着维护传统的名义大肆抨击秦始皇的新政,秦始皇什么人,一代雄主,四海八荒都要俯首称臣,一怒之下直接焚书坑儒,你们不是逼逼叨么,好的很,让你们闭嘴还不容易!

    读书人想的很好,以为秦始皇能妥协,可真要妥协秦始皇就不是秦始皇了。

    刀斧加身后,儒生们也老实了,直到胡亥登基给了六国余孽可趁之机,趁着秦国新政与民不合,加上胡亥、赵高祸乱朝堂,一把将曾经横扫天下的秦军击败。

    这时读书人就跳出来歌功颂德,赞美反抗者功绩,称颂他们为国为民伸张正义的德行。

    历史是胜利者的里程碑上面记载着他们的丰功伟绩,历史是失败者的墓志铭,那是失败者留存于世的唯一体面。

    夏洪波将与李进忠的接触过程事无巨细写信给王昭,当王昭看过以后计划着自己下一

    步行动。

    肃州想在即将到来的乱世站稳脚跟面对三道难关。

    第一是席卷全国的自然灾害,前几年的雪灾令肃州至今未能缓过气,雪灾不仅令庄稼欠收更令肃州战马数量锐减七成,牲畜死伤无算,往后的日子灾情只会更多,不会减少。

    王昭自雪灾后搭建起一套“救灾防害”的民保系统,这项工作业务量巨大,他不指望这套系统能立竿见影,一把将肃州发生的自然灾害掐灭于萌芽,只要能在灾害发生后按部就班运转起来就算谢天谢地了。

    明末后期,自然灾害发生过后已经没有地方衙门处理,百姓只能自救,要么远走他乡成为流民,要么饿死,没有第三条路选。

    朝廷对地方上的大面积行政失效是灾害、民变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

    第二是近在咫尺的农民军起义,为什么近在咫尺?原因是实在太近了,王昭观摩地图发现,那些起义的地点距离甘肃镇一线之隔,甚至就在陕西境内。若是起义军切断肃州与中原的联系,后果不堪设想,肃州能一直支撑甚至成为嘉峪关要冲门户,皆是因为中原源源不断的输血,老王家没反心,首先没必要反,忠君爱国是这个时代的主流思想,然后是因为肃州之地的人实在太少了,人少地多是肃州特点,很多人觉得肃州缺水,实际上并不是事实,肃州缺的是人口,无论多少人肃州都能吞下去,至于水源,

    雪山上的雪水多的是,引流一下即可。

    第三是朝廷跌宕起伏的党争,在天启年间党争到了你死我活的境地,管你是什么忠臣良将,沾边即死。不管是东林党还是阉党都欲杀之而后快。

    在没有缓和余地的党争面前,文臣武将皆要站队,在非友即敌的政治环境中,什么安邦国策都会被曲解,扶大厦之将倾的努力在此等环境中亦是徒劳。对于席卷朝野的政治斗争,王昭没想过能全身而退,于是乎他选择了魏忠贤,这位臭名昭著的九千岁。

    至于选择他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东林党中大佬很多,有气节的忠义之士更不少,但他们不是站在正义一方。

    东林党更多的是为江南士大夫们考虑,他们眼中哪有什么君臣,有的只是**裸的利益,魏忠贤干的坏事不胜枚举,但他做对了一样,收商税,给西北之地的农民缓了口气。

    出身地痞无赖的魏忠贤确实是真心侍奉他的主子明熹宗朱由校。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明熹宗溺死之时,魏忠贤已是大权在握,权倾朝野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顶端,他若想暗害崇祯皇帝,不过是手到擒来的事,当时刚刚登基的崇祯有什么?什么都没有,财政大权,军权全部掌握在魏忠贤手里,整个朝廷都是魏忠贤的一言堂。

    不论阉党有多少趋炎附势阿谀奉承之辈,明面上都要听命于魏忠贤,位高权重的

    魏忠贤没有行董卓之举而是老老实实交出自己手中权力,直到被崇祯逼死。

    魏忠贤不是傻子,不可能不明白“我为鱼肉,人为刀俎”的道理,可他还是尊崇皇命,反观李自成进京时文官的嘴脸,呵呵。

    王昭没心思筛选文官中的忠义良臣,他要的是和平发育时间,不趟浑水,不惹任何一方,安安静静种田。

    当然,他多少有些一厢情愿,只是他的大致纲领便是老朱家祖师爷当年的策略。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王昭继续看下去,只是读到最后微微皱眉。

    书信的转交并不顺利。

    秦邦屏经过直隶时接到王昭的书信,他看都没看便直接退回,九边将领中没有王昭这号人物,一身傲气的秦邦屏更是将送信的夏洪波无视掉,好似这根本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块石头,一把杂草。

    与戚金的见面还算顺利,但也错漏百出,首先戚金的资历摆在那里,听说拜见戚老将军,士卒很客气的将他引入营房,只是见面的并非戚金而是戚家军中的一名小校,小校也姓戚,是定远戚氏族人。

    经过寒暄,夏洪波将书信交给那小校,具体戚金读没读就不是夏洪波知道的了。

    王昭看完书信幽幽一叹。

    这或许就是命吧,该发生的终将发生,自己也算尽人事了。

    放下书信,取出火折子轻轻摇晃火光亮起。书信凑近,火光闪烁,很快信纸被火焰吞没。

    “是该走出嘉峪

    关了。”

    看着火光,王昭喃喃低语。

    ","downloadAttribute":"1","onlytentHide":"0","preChapterUrl":"/r/553786553/?z=1&ln=10002441_25584_3801_2_380_L5&cm=0000&z=1&is_np=1&purl=https%3A%2F%2F.cmread.%2Fr%2F553786553%&vt=3&ftlType=1&onlytentHide=0","chapterId":"557460259","summaryUrl":".cmread./sns//l/forum/?bookid=553786553","ChapterUrl":"/r/553786553/?z=1&ln=10002441_25584_3801_2_380_L4&cm=0000&z=1&is_np=1&purl=https%3A%2F%2F.cmread.%2Fr%2F553786553%&vt=3&ftlType=1&onlytentHide=0","downloadAttributeByChapters":"1","ChapterId":"557540842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