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03章 富可敌国是什么,喏,这就是

    伴君如伴虎,因为手握超过2000亿美元的财富,即便姚远个人心态没有变化,但是旁人的心态是不可能和以前一样的,他在旁人心里的地位自然也是完全不同了。

    如果算上春风集团的所有资产,这个数字应该是3000亿美元。

    3000亿美元什么概念?

    过去的1996年里,gdp生产总值世界排名前十的国家是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华夏、巴西、西班牙、加拿大,其中排名第十的加拿大是6300亿美元。

    换言之,姚远掌握的财富相当于半个加拿大。

    排名第十八的瑞典,gdp是2900亿美元。

    用富可敌国来形容现在的姚远是丝毫的不过分。

    香港的外汇储备是1000亿美元左右,台湾特区也差不多,韩国是亚洲四小龙,经济高速发展多年,外汇储备也不过2000亿美元。

    可见,姚远手中的财富有多么的恐怖。

    这就是他押上全副身家最终大获全胜的结果。

    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姚远和林威不止一次谈及失败后的计划,也不止一次谈起赢了之后的结果。

    输了就得从头开始,赢了的话春风集团就能实现飞跃式的发展,是一下子跨过好几个等级的飞跃式发展。

    春风集团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企业只是时间问题了,而且这个时间不会太远。

    当资本雪球滚到一定程度,尘世间是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阻挡它的步伐了。在亚洲金融危机和油价暴涨暴跌两次历史性的机会中,春风集团到底买了多少优质企业、到底投资了多少潜力公司、到底进入了多少个新行业,实际上姚远是不知道了,因为相关资料堆起来能够塞满一个能做五十人开会的会议室……

    这其实就侧面反映出了春风集团今年这种核裂变式的发展有多么的恐怖。

    姚远在生产车间足足看了一个多小时,问了很多问题,提了很多建议,多次亲自上手操作,让船舶重工的领导们苦不堪言。

    这些领导们有一部分是工人出身,但毕竟脱离一线多年了,比如宋丰华,多少年没到生产车间来了,现在只能硬着头皮陪同,技术问题根本回答不上来。

    要知道,姚远这位小爷是正儿八经的技术专家,人家师从机械工业领域的院士,他本身就是多项技术专利的发明者。

    谁也不敢在技术这块糊弄,大连造船厂技术处的技术员被姚远问得满头大汗,还是总工程师出面才能和姚远过上几招。

    而且,姚远提出的问题和建议都是非常具体的,有工序上的,有生活上的,有安全方面的,事无巨细,这些都是当领导的不会深入地谈及的,因为要给予下属充分的自主权。

    但是姚远不一样……

    这样的风格是让宋丰华、孙一民、胡波等人非常不习惯的,但不得不硬着头皮陪同和应对。

    看完了生产车间,姚远心里有数了。

    大连造船厂的生产技术只相当于六七十年代的美国造船厂,起码落后三十年,整个风格还是浓浓的苏联风,已经不符合跟上现代造船提出的要求了。

    搞一条瓦良格号还看不出什么来,但是华夏不可能只需要一条瓦良格号,也就意味着必须要形成航母的生产链,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针对某一条船的生产方式。

    这样的方式也是成本相对高的。

    帮助大连造船厂提高生产水平和工艺技术势在必行,与此同时,需要加大投入把产业链尽快建起来完善起来。

    根据计算,航母产业链需要六千多家工厂和上千家科研机构支持,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庞大的产业链。

    姚远决定现在就拿出方案来。

    既然来了就要解决问题,这才符合他超级大老板视察工作的形态,否则,他视察个卵子啊?

    于是到办公楼前时,他对夏红华说,“夏领导,我看座谈会就不开了,改成产业规划会,你人员也齐,讨论一下,争取今天拿出个大体的规划来。”

    “好啊!再好不过了,行,就开产业规划会,我这边各部门的人都在。”夏红华喜出望外。

    宋丰华的情绪却是不太高。

    产业规划会是什么鬼,他既不懂也不感兴趣。

    按照计划,用完午餐之后稍作休息,下午开座谈会。座谈会谈什么呢,谈春风集团对船舶重工的支持,这是本次视察的应有之意。

    是夏红华通知他过来大连造船厂陪同姚远视察的,对此他不以为然,但是夏红华告诉他,姚远是带了大量外汇回来的,具体多少虽然没有说,但是宋丰华判断不会少,因为少了的话,夏红华是不会亲自出面的。

    都是久经考验的干部,宋丰华听出夏红华的意思了,船舶重工要趁此机会从姚远这里拿到一些外汇,前提当然是陪同姚远视察好视察开心了。

    宋丰华没想到的是,他这是自以为,他对姚远的了解其实并不是很深。

    此前,姚远主要和两个领域的国企大佬打交道,一个是石油领域,说起来其实就是石油集团,另一个就是航空业,这是姚远亲自出面的仅有的两个领域。

    除此之外所有事情都是肖家炳和林威出面,在许多人那里,肖家炳和林威的名气比姚远要大得多了,尤其是肖家炳,身上有港商身份加成,又是港商中的慈善第一人,短短五年间,他个人已经捐资10亿华夏币用于建设学校。

    仅仅五年时间啊,平均每年捐资2亿华夏币!

    肖家炳的年薪是1.2亿华夏币,也就是说,肖家炳把他的年薪和股权分红都捐了出去!

    但是,肖家炳并不是为了名声捐资助学,而是真正想为祖国做些事情,长期以来保持低调,从来不出席相关的活动,从来不提及这些事情,也不允许公司宣传部门宣传,因此,他的事迹并不广为人知,但是,捐资助学是肯定要经过政府相关部门的,因此,他的事迹在体制内就太广为人知了。【1】

    【6】

    【6】

    【小】

    【说】

    因此,宋丰华对姚远的了解仅限于夏红华简单的介绍和孙一民、胡波二人的临时汇报,临时汇报能说多少情况呢,到底是没有了解透彻,所以,他对姚远看问题的高度是完全不清楚的,所以,他心里面想的全是怎么样让姚远答应给船舶重工一笔外汇,好让船舶重工可以从国外引进新技术新设备……

    产业规划会,这是什么东西,宋丰华是没有兴趣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