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38:这一生,已胜人间千百生

    338:飞龙在天,从以风雨!

    刘伯温的故事,此刻也已经接近了尾声。

    但。

    节目时长,这时还未过半,无数观众在此刻,都开始纷纷发送起弹幕。

    “看完刘伯温篇,我只感觉……朱元璋有点小心眼啊!”

    “哎!一代千古奇人,最后竟然是被毒死的,实在可恨,可叹!”

    “苏晨大大,现在节目才刚刚过半,能不能再播一下……袁天罡!李淳风!这种奇人异事,我们都很感兴趣啊!”

    “感觉科普的味道,弄弄的,这一期节目不错!”

    “没错,刘伯温确实千古奇人!”

    此时。

    无数观众都在发送着弹幕。

    而苏晨,也是微微一笑。

    现在,节目时长才刚刚过半,而一个刘伯温,自然也是撑不起整个节目的。

    当下。

    画面便是继续播放,时空坍缩,画面也在顷刻之间,流动起来。

    纵观历史。

    历朝历代都有一些奇人异士。

    他们或出入朝堂,辅佐君主于大世之中;或隐匿于田野,做一个隐士高人。

    说到明朝的奇人,首推的肯定是刘伯温。

    但是在刘伯温的身后,尚有一个奇人,不为世人所熟知,此人便是明成祖朱棣的军师姚广孝。

    姚广孝一家世代为医。

    因为秉承着一颗悬壶济世之心,姚家经常接济病人,所以他们家生活条件并不是很理想。

    从小目睹了贫穷的家境,让姚广孝放弃了继承祖业的想法。

    他下定决心“欲读书为学,有成则仕于王朝,显荣父母。不就则从佛,为方外之乐”。

    但是贫穷的家境无力资助他读书求取功名。

    不得已之下,在他14岁那年,他做出了了一个让全家人十分震惊的事25情,削发为僧,并取法名道衍。

    姚广孝拜入佛门之后,师从智及法师。

    智及法师对于这个徒弟也颇为看重,曾评价说“性颇慧,不倦开发,命掌记”。

    在智及法师的教导下,慢慢地习得佛法的精髓。

    但是这对于志在“仕于王朝”的姚广孝而言是不够的。

    除了佛法的学习之外,姚广孝也非常注重儒、道两家学说,自学儒家经典,就连道家的阴阳术、兵家的兵法韬略都有所涉及。

    有一年。

    姚广孝到嵩山寺云游,碰巧遇见了一个叫袁珙的相面先生,袁珙一看见他吓了一跳,说他面相不凡,称其“异僧”。

    “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

    (刘秉忠又叫释子聪,也是一名和尚,曾经辅助过元世祖忽必烈)。

    姚广孝听到袁珙的评价后不仅毫不愤怒,反而大喜。

    由此可见。

    即便当了和尚,对于姚广孝而言,依旧按捺不住内心当中,那颗建功立业之心。

    机会往往就是这么不经意之间到来。

    洪武十五年。

    “高皇后崩,太祖选高僧侍诸王,为诵经荐福。宗泐时为左善世,举道衍”。

    正是因为这次举荐,姚广孝遇见了当时的燕王朱棣。两人一见,相谈甚欢。

    姚广孝请求燕王把他带走,并答应要送给燕王一顶白帽子。

    “王”字加上个“白”字是“皇”的隐语,这着实让朱棣又惊又喜。

    于是乎。

    朱棣便将姚广孝接到了北平并让他担任庆寿寺主持。

    此时的姚广孝明面上是一个主持,实际上已经成为了燕王府的一名门客。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并将皇位传给皇太孙朱允炆。

    朱允炆即位后,怕地方藩王势力威胁到自己,便着手削藩事宜。

    眼看着好几个兄弟被无故夺权,身为藩王之首的朱棣,自己也是热锅上的蚂蚁。

    还好有姚广孝在,早在朱允炆即位之初,姚广孝便让朱棣在王府里面私自铸造兵器,并以鸭鹅叫声掩盖兵器声。

    史载:“穴地作重屋,缭以厚垣,密甃瓴甋瓶缶,日夜铸军器,蓄鹅鸭乱其声”。

    朱棣起兵之时,恰逢暴雨临近,檐瓦堕地。

    这样的凶兆,动摇了朱棣造反之心。

    又是姚广孝巧解天象,美其名曰:“这是祥兆!飞龙在天,一定会有风雨跟随。瓦片掉下了,将要改用皇帝那黄色的瓦了”。

    在姚广孝的鼓励之下,朱棣才下定决心起兵造反。

    但是此时造反师出无名,势必无法得到老百姓的民心。

    好在有姚广孝的事先渔轮铺垫,当即以“清君侧”为名,号称为“靖难之师”。

    史载:“兵起,以诛齐泰、黄子澄为名,号其众曰靖难之师”。

    靖难之役期间姚广孝,可不仅仅做了这些渔轮工作,还干起了运筹帷幄,指挥军队的事宜。

    朱棣北上联合宁王的时候,正是姚广孝的指挥,才抵御住了进攻北平城的李景隆,为朱棣守住了根据地。

    燕军南下攻打济南之时,长达三月之久仍打不下来。

    姚广孝当即提出了不争一城之得失,大军直捣南京。

    史载“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

    朱棣采取了这一策略之后,果真很快便攻下了南京,大势已去的朱允炆只得引火**,同年朱棣在南京称帝。

    朱棣称帝之后,论功行赏首推姚广孝,授其僧录司左善世。

    第二年又拜姚广孝为善大夫、太子少师。

    之后。

    朱棣还了他的俗姓,赐名广孝。

    此后,姚广孝和明成祖朱棣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甚至到了皇帝都需避讳姚广孝名字的地步,称其“少师”。

    而姚广孝也并没有恃功而骄。

    已经还俗的他平日里仍常居僧寺,袭锱衣,白天走出寺庙穿着朝服去陪王伴驾,晚上回来仍然一袭袈裟青灯古佛,因此他被称为“锱衣宰相”。

    清朝乾隆年间,乾隆帝命纪昀等360位大臣搜集历朝历代名人著作。

    全部收录于《四库全书》之中。

    但乾隆帝明确指出,明朝有两位大臣的著作,不在收录范围之内。

    这两人分别是严嵩和姚广孝。

    严嵩是嘉靖年间的内阁首辅,是大奸大恶之徒,他的作品不收录在《四库全书》之中,还能理解。

    那姚广孝作为“靖难之役”的第一功臣,曾帮朱棣夺取天下,为何也不受乾隆待见呢?

    其实。

    不只是乾隆不待见姚广孝,在许多明朝后期的官员心目中,姚广孝的地位也很尴尬。

    明朝嘉靖年间,姚广孝一度被撤销了配享太庙的资格。

    历史上的姚广孝,到底是正是邪?

    明朝传奇僧人姚广孝,他在功成名就之后,为何不愿意脱下僧衣?

    一个接一个的小沙弥。

    元朝末年,朱元璋在父母和大哥去世之后,决定到皇觉寺做一个小沙弥。

    不久后。

    因为闹饥荒,寺庙得不到施舍,朱元璋只有云游乞讨,到了公元1348年(元顺帝至正八年),朱元璋重回皇觉寺,此时的朱元璋,已经21岁。

    与此同年。

    一个14岁的小童也出家做了小沙弥,此人姓姚,法号道衍。

    若干年后,道衍协助朱棣登基,朱棣恢复他的“姚”姓,赐名姚广孝。

    姚广孝本是苏州人,其家族世代行医,他的伯父曾是当地的名医。

    到了姚广孝这一辈,正值元朝末年乱世,世道不好,伯父对子侄们说:“为学有成则仕于朝,荣显父母,不则就学佛,为方外之乐。”

    简而言之。

    在战乱年代,做一个医者风险太大,他希望孩子们要么做学问考功名,光宗耀祖;要么出家为僧,做一个方外之人。

    14岁的姚广孝似乎“看破红尘”,他选择出家为僧。

    其实。

    在那个年代,僧人不涉政治,寺庙的确是一个避祸的好去处。

    朱元璋去了,姚广孝也去了。

    事实证明,姚广孝出家,并非一心向佛。

    他出家期间学过天文,又拜过著名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道术和兵法。

    除此之外,他还喜欢舞文弄墨,他和明初文学家高启成为挚友,经常在一起写诗作曲。

    自古以来,寺庙里似乎都不缺少虔诚的佛教徒,而缺少那些博览群书,诸事皆能的“奇僧”。

    此后数十年。

    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开始争霸,而在江湖上,有一个叫“道衍”的奇僧逐渐出名,很多方外之人争相与之结交。

    姚广孝最著名的朋友莫过于明初著名的相士袁珙,袁珙久闻道衍之名,始终未曾一见。

    明朝建立后,姚广孝游嵩山,偶遇袁珙,袁珙看到道衍的面相后,给了道衍一个预判,《明史·姚广孝传》云:

    相者袁珙见之曰:“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

    道衍大喜。

    袁珙擅长看相。

    史载他“凡百算,无一误”,他认为姚广孝有三角目,形态如病虎,将来必将是个“异僧”,说不定会是刘秉忠之流。

    刘秉忠。

    是元朝初年的奇僧,曾辅佐忽必烈,忽必烈的“大元”国号就是刘秉忠的建议。

    当时明朝已经建立,刘秉忠自然是反面角色,袁珙说姚广孝像刘秉忠,实际上是贬义。

    但姚广孝听完后,“大喜”,他似乎很得意。

    后来,姚广孝到北京后,还专门去拜谒刘秉忠之墓。

    可见,姚广孝虽然是一介僧人,但心中早有抱负,他想成为刘秉忠。

    从南京到北京。

    公元1382年(洪武十五年),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氏(孝慈高皇后)薨逝。

    按照礼制。

    僧录司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德高望重的僧人入京为马皇后诵经。

    姚广孝在这一次被选中,从天界寺来到南京皇宫。

    也290就是在这里,他遇到了朱元璋的第四子、燕王朱棣。

    根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姚广孝早就看出朱棣有帝王之相,于是在诵经时趁机接近朱棣,对朱棣说:

    “大王使臣得侍,奉一白帽与大王戴。”

    意思是说,燕王如果你把我带到北京,我可以送一顶白帽子给你戴。

    “王”字上面加“白”,乃“皇”字。

    朱棣听闻后,当场很不高兴。

    然而私下里却在运作这件事,后来朱棣返回北京,果然令道衍前往。

    这段记载。

    出自《明史纪事本末》。

    其实。

    这极有可能是后人杜撰的,因为当时朱棣刚刚当了两年的燕王,而且太子朱标尚在,秦王朱樉、晋王朱棡都在,朱棣当时恐怕还没有如此野心。

    姚广孝之所以能入京,应该如《明史》所说,他和朱棣“与语甚合”的缘故。

    后来。

    姚广孝到了北京,担任庆寿寺主持。

    之后,姚广孝频繁出入燕王府,《明史·姚广孝传》云:

    (姚广孝)出入(燕王)府中,迹甚密,时时屏人语。

    一个藩王,一个僧人,两人频频相见,而且屏退众人,言私密事。

    至于说什么,恐怕不会不敏感。

    不论民心,只知天道。

    公元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朱标去世,朱元璋十分悲痛,曾说“燕王英武似朕,立之何如?”

    结果被刘三吾等大臣极力反对,朱元璋最终决定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六年后,朱元璋驾崩,朱允炆登基,是为建文帝。

    朱允炆登基后,听信黄子澄等人的建议,立即开始削藩。

    一时间,周王、湘王、齐王、代王等纷纷被削,其中,周王是朱棣的同母弟,湘王更是被逼得**而死。

    远在北京的朱棣如坐针毡。

    《明史》记载:

    道衍遂密劝成祖举兵。

    劝朱棣起兵的人,正是道衍。当时朱棣认为,自己不过是小小的藩王,无法和朝廷抗衡,朱棣怕自己不得民心。

    姚广孝云:

    “臣知天道,何论民心。”

    就这样,朱棣和姚广孝开始了他们的“大事”。

    当时。

    建文帝之所以没有先动朱棣,因为朱棣“势大难图”,打算徐徐图之。

    而这也给了朱棣充分的准备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