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2章 东风吹战鼓擂

    嵩阳书院院长司马望岳修为停留在儒家四品已有十年,教书育人,感悟大道,距离突破只差一步,修为其实比四品入门的上官瑾要高。

    李相白现身,司马望岳感受李相白身上的气息,极度惊叹。

    得到文殿传承,按常理李相白身上应该是浩然正气浓郁磅礴。可事实却并非如此。李相白身上的浩然正气很清淡。

    这种清淡让司马望岳有一种如沐春风的舒服。司马望岳想到了词骨文心、体被文质,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将文殿浩然正气和自身意象融合在一起,发自肺腑,浑然一体。

    司马望岳越看李相白越是喜欢。

    同时司马望岳也更加的懊悔,当初自己要不是留恋棋局错失机会,哪有现在文渊阁和神机府什么事情。

    所以走向李相白的司望岳脸上便带了欢喜、懊恼、后悔并存的神情。

    李相白有点奇怪,“你这是咋了!”

    上前一步,司马望岳慈祥的看着李相白:“过不了法堂考核不要紧,我带你去嵩阳书院。嵩阳书院可以开设一门学科,典籍修复,你教书育人。”

    “哎吆歪,我去……”

    满眼小星星的李相白被司马望岳送上了弦歌台。

    当日上官瑾是独自开文殿,李相白进文殿接受考核。

    此时弦歌台上的阵势却不同以往。

    十二名法家弟子分列左右。

    都是法家八品弟子。

    自广陵郡郡尉口中李相白了解过法家体系,和儒门一样都是十个境界划分,入门三境,证道三境,大成三境。三大境之上则是深明法度的佛士境。

    入门三境和儒门的划分颇为相似,分为修身境、正身境、明心境。

    修身境顾名思义就是俭以养德,去喜去恶,虚心道合。

    正身就是不以智累身,不以私累己。

    修身正身,明心自见,此为入门三境,法家入门三境的弟子和儒门弟子一样多半都在大周遍布各地的书院学习感悟。

    入门三境的学习过程中根据学生体魄、耐性、天赋、脾性做一次分流。有的学生会成为法者。而另外一部分学生则流向悬镜司等机构,担任斩妖除魔的职责。

    所以法家证道三境产生了分支。

    以文证道三境分为读书人、立德人、立书人。

    三境的意思是通读法典,做利国利民之事,以法立德立言。

    另外分支则是刑罚三境。刑罚人、法徒、法士。

    证道三境之上就是大乘三境。

    大贤、亚圣、圣人。

    法家最高境是深明法度的佛士。

    法家最后一名圣人出现在大周元景年间,至此往后,法家一门百年未出圣人。

    无圣人,自然也无佛士。

    弦歌台上的法堂乃魏云子辞气凝聚而成,这位活跃在大周建国初期的直臣是法家亚圣。

    站在弦歌台上的十二名法家弟子都是明心境的法家弟子。

    李相白登台,十二名弟子开口。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

    十二名弟子齐齐出声,广场围观的民众顿然间变得鸦雀无声了起来。

    李相白明显感觉到一种恢弘刚正的气息。

    声音还在回响,南宫烈打开放在桌案上的白玉匣盒,高声说:“法立于上,教弘于下。”

    空气波动,一道煌煌光芒自白玉匣盒直冲云霄。

    光芒回落,弦歌台四周有薄如蝉翼气罩形成,气罩内是法堂。

    非文殿一样的楼宇,李相白感观中就是一处审案断案的衙门。衙门两侧是文字碑。

    还没有进入气罩,文字碑和灰色建筑的法堂便给人压迫感。

    李相白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自己得文殿浩然正气之后南宫烈适才同意开法堂。

    自外感觉到的气势就非寻常人能承受。

    法堂显形,南宫烈说道:“相白可以入法堂之境。”

    点头,李相白一步进入。

    气罩当中威刑肃物的感觉更重。

    进入文殿,李相白有会见老友的自在感,如今却总觉有一双眼睛犀利锐意看着自己。

    “大佬遗留下来的气息很强大呀”

    内心评价一番,李相白走向左侧的文字碑。

    文字碑记载的是魏云子生平往事、思想见解及其证道之途。读过魏云子书写的《国考》,文字碑内容不难理解。

    李相白眼中魏云子就是一个将“法”、“术”、“势”三者糅合在一起,又吸收了逐渐兴盛起来的道家思想,一个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君主集权的法家集大成者。

    李相白观悟法堂两侧文字碑。

    人群外围见证了李相白过文殿考核的两名悬镜司绣卫一边目不转睛看着法堂,一边谈论着即将开始的考核。

    “你觉得李相白能过几关!”魁梧的绣卫说道。

    瘦高的绣卫分析开口:“李相白诗词确实出众,意境高远,堪称诗才。但法堂考核内容和诗歌没有多大关系。凭借博学,应该能开法堂,第一关不好说。第二关是极限。”

    “第二关也不得了!”魁梧的绣卫说道。

    “要不赌一把,以第一关为限,我堵不能过,谁输谁请客到明月楼喝酒。”瘦高绣卫建议。

    “行!”魁梧的绣卫满口答应。

    嵩阳书院白发教书先生问司马望岳:“院长您看李相白能过法堂几关。”

    司马望岳抚白须:“百年前元景年间,藏书楼开法堂,温濬温大人接受法堂考核,止步在第三关,温大人后来成为西京府尹,修为突破到法家四品。李相白有不逊色温大人的天赋,但终归年轻,而且之前是补书人,缺少历练。所以李相白能到第三关已经是极限。”

    白发先生倒抽一口凉气,“如果李相白真能到第三关,五日之内先后接受文殿和法堂考核。过文殿,法堂止步第三关,这也是大周百年仅有的人才,在广陵郡更是前无古人。”

    司马望岳点头:“所以我要嵩阳书院开设古籍修复的课程,李相白传道解惑,借此将李相白招揽入嵩阳书院。大周有五大书院,嵩阳书院即不及都城西京书院又比不得北方西海郡西海书院。李相白是嵩阳书院的未来。”

    “院长高见!”白发先生连番点头的开口。

    司马望岳脸上又是懊悔的神情:“我已经错过了一次,这一次说什么都要得到李相白。东风吹战鼓擂,不得李相白誓不回。”

    白发先生坚决的点头。

    “东风吹战鼓擂,不得李相白誓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