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93章,乾坤乱5

    此时,他的贴身太监王承恩轻轻走了进来,小步趋到龙书案之前,禀报道“禀皇上,杨嗣昌到了。【风云阅读网】”

    崇祯精神一振,立刻道“宣他进殿。”

    王承恩向外面喊了一声,只听靴声橐橐,有人走了进来,从脚步声便可以听得出来,此人走路沉稳异常,不急不徐。

    来人正是杨嗣昌,他四十来岁年纪,中等身材,白面黑须,浓眉长目,显得十分精干,此时他穿着朝服,只是在内中衫了一件白衣,算是给父亲戴孝。

    杨嗣昌一见崇祯,立刻跪倒,山呼万岁。崇祯让他平身,然后赐座,杨嗣昌谢了座,却不敢坐下,只是在一边垂手而立。

    崇祯没有功夫说套话,一见杨嗣昌来到,便开门见山“爱卿家门不幸,正在守丧期间,但是国家调敝,流贼猖绝,正是多事之秋,因此我将你夺情起复,你心中是否有些想法?”

    杨嗣昌一听,吓得急忙又跪下“圣上言重了,家父在时,便经常叮嘱臣下,国事便是家事,无国便无家。嗣昌能够为国尽忠,为圣上分忧,家父在九泉之下,一定也甚是欣喜。”

    崇祯十分高兴,让他再一次起身,然后道“流贼久剿不平,高逆虽然授首,可是流贼余焰尚炽,日前又攻入川中,十分猖狂,眼下孙传庭在关中剿贼,无暇分身,洪承畴所部人马,又不肯入川,卢象升在山西抵挡满人,朕遍观朝中,再无人可以指挥大局,平灭流贼,因此这才将你召来,想听听你有什么办法。”

    杨嗣昌心中高兴,但是嘴上却道“圣上自有圣断,微臣只不过可以稍尽绵帛之力。”崇祯道“你有什么平贼之策,这就讲出来吧,我听说你父死后,你一边为父守孝,一边对着地图,苦思良策,想来定有主见。”

    杨嗣昌知道,眼下崇祯心情十分急切,再若讲空话,套话,他便要不高兴了,于是这才说道“不瞒圣上,臣苦思多日,确有一些观点,想请圣上龙意圣裁,自从崇祯二年始,流贼蜂起,闹动天下,屡剿不平,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各地以省为界,各自为战,流贼逃进山西,便是山西巡抚的事情,而山西巡抚呢,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不求剿贼,只求流贼出省便好,他省亦是如此。这样一来,便无人努力作战,都是应付了事。”

    崇祯点头“你说得对。”

    杨嗣昌见崇祯脸色稍稍有点嘉许之意,继续说道“流贼作战之特点,便是流动,天下之大,中原之广,哪里都可去得。因此平原上打不过官军,便钻山沟,山沟里藏不住了,便进大河,进了大河,又可以随意上岸。四处出击,八方点火,弄得官军东奔西跑,疲于奔命。而且流贼之间总有联络,配合作战,令官军顾此失彼。因此才屡有败死之将。”

    崇祯越听越入神。

    杨嗣昌道“流贼如此难平,臣便想到一个计划,而且为这个计划取了一个名字,叫做‘四正,六隅,十面网’。”

    崇祯来了兴趣“何为四正六隅十面网?”

    杨嗣昌道“四正者,陕西,河南,湖广,江北,为四正,设四名巡抚,任务是分头剿匪和专防辖区,六隅,则是延绥,山西,山东,江南,江西,四川,设六巡抚,分头防守和专门剿贼,加在一起,便是十面网。另设总督,总理两员,专门征讨。只要如此布置,全国之内,便是天罗地网,流贼无论流窜到哪一省,都有专门剿匪和专门防守的巡抚,让流贼处处碰壁,无处可去。我想用不了一年,流贼必灭,天下必可太平。”

    崇祯听完之后,兴奋地站起身来,走到杨嗣昌面前,拉着他的手,欣慰地道“好计好计,嗣昌啊,我用你太晚了,如果早两年起用,何需要闹到今日。”

    杨嗣昌并没有被皇帝的话冲昏头脑,他还是十分冷静“圣上,此计划虽好,但是若施行起来,难度还是不小啊。”

    崇祯道“你说说看!”

    杨嗣昌道“此计划的难处,不在布置,不在将相的人选,而是难在……花费巨大。十面天网,最少也需要十万精兵,而这十万精兵的军饷,则至少在二百万两以上。此时国家能够拿得出这么多银子么?”

    这话,倒使崇祯兴奋的神色立时减弱了许多。

    他心里最清楚,现在的国库,已经空得像是穷苦人家的米缸,别说二百万两,连两万两也不容易,杨嗣昌的计划虽好,但是这银子……

    崇祯在殿中缓缓踱着步,殿中静得可怕,杨嗣昌也不敢抬头。

    过了良久,崇祯这才猛地停住,他回身道“我意已决,杨卿,我便命你为剿贼督师,总督天下剿贼兵马,假节,赐尚方宝剑,有哪个将领敢临阵不听指挥,可以先斩后奏。至于军饷,国家可以加派‘练饷’,向天下百姓征收。唉,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再累百姓们一年,一年之后天下太平,那时再休养生息,减租减税,让百姓们安居乐业。”

    杨嗣昌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与父报仇的愿望,就要实现了。

    第二天,朝庭便正式任命了杨嗣昌,同时向天下加收练饷,练兵征粮。

    杨嗣昌立时上任,一上任,他便下了几条杀气腾腾的命令,惩治了一批作战不力的将官。总兵王忠由于称病,不肯作战,被下狱查办,总兵张全昌因为败于蝎子块后投降过农民军,被以叛国罪论处,左良玉也因为屡次不听命令而被革职,命戴罪立功。

    这几把火烧得整个官军之中群情大震,杨嗣昌连左良玉都敢查办,谁还敢不听号令。况且大家都知道,杨督师手中有尚方宝剑,可以先斩后奏,因此谁也不敢拿自己脑袋开玩笑。

    事到如今,除了老老实实听命,扎扎实实作战之外,再没什么说的。

    杨嗣昌除了抓人之外,又任命熊文灿做总理,在前线指挥剿贼,自己则坐镇朝中,统管大局。

    这样一来,官军方面组织严密,任务分明,有防有攻,专司其职,还有熊文灿亲自指挥全军,杨嗣昌统筹大局,因此农民军的日子便不好过了。

    日子更不好过的,是秦军。

    自从孙传庭来到西安城外之后,官军的人马几乎每天都在增加,探马飞一般地将消息送到秦王面前。但都是官军增兵的消息,没有一点有利的。

    秦王与王翦等人昼夜商议,此时秦军的士气倒不低,因为城中至少积蓄了一年的粮草,不怕官军围城,更何况外面还有白起,随时可以来援。

    十天之后,官军的人马增加到六万之众,孙传庭还是没有攻城,他下令将人马分为四部,将西安城团团围住。

    为了防止秦军突围或是偷袭,孙传庭命令围着西安城挖掘濠沟,里面遍布尖桩,自己营寨则在濠沟上搭起吊桥,以便出入。

    此时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官军们挖掘地面,十分吃力,可是谁也不敢有怨言,生怕被孙传庭听到了,处以军法。

    西安城内也知道了官军挖掘濠沟的消息,秦王反倒放了心,他知道,官军如此动作,看来短时间内不会来攻城,而是要围城,将秦军困死城中。

    而秦军早在半年以前,便料到有今日,因此今年周边各县乡城镇,打下来的粮食,全部由百姓们带着,归入城中。此时城中有十数万百姓,囤积了大量粮食,兵源和储备都不用担心。

    而且城中利用飞鸽传书,与白起一直通着消息,白起那里有什么动作,秦军立时便会知晓。

    王翦带着子义,李敢等人,昼夜巡视四门,丝毫不敢放松。

    濠沟挖了半个月,终于完工。

    这天晚上,范雎来找孙传庭,一进帐,发现孙传庭正在凭桌正坐,手里拿着一卷书,聚精会神地正看。

    孙传庭一看范雎来到,知道有事,将书在桌上一放,指指帐下的座位“先生请坐。先生此来,一定有事吧。”

    范雎道“大帅好闲情逸致啊,但愿范雎不会来得唐突,扰了大人雅兴。”

    孙传庭眼睛一眯“先生这话,有点突兀,你我联手同心,方才擒获高贼,建立大功,我视先生为智囊,无论什么时候来,我都欢迎,岂会唐突?”

    范雎坐下,也不客气,直言相告“大帅围着西安城挖掘濠沟,看来是不想攻城,要一意困城了。”

    孙传庭点头“西安城墙过于高厚,大炮也打不穿,况且隆冬时节,城砖和夯土都冻得死硬,大炮威力更打折扣,而没有大炮,光靠冲车,箭楼,云梯,绝打不进城去,空死士卒,于事无补,我可不想拿着士兵的性命开玩笑。”

    范雎道“或许我们不用去攻城,用别的法子也可以。”

    孙传庭哦了一声“先生且说说,什么法子?”

    雎压低了声音“大帅在西安城中一定有细作,而子义将军也是我的内应,只要咱们两方约好一个时间,子义定可以打开一座城门,迎接官军进城。那时候,西安唾手可得,秦军翻手可灭,岂不是大功一件?”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