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十三章:辛秘吗?

    柳仲然娓娓道来:“十几年前,我那位故人恰逢生产时,因为一些事情受了刺激,早产、难产……最后她是闯过了鬼门关,但千辛万苦产下的孩子却是个死胎。”

    “本来就因为家里出事心情波动有些大,现下这样……”柳仲然叹了口气,“她的心情更是郁郁寡欢,又是在月子里,从此烙下的病根。”

    “我自己能力有限,帮不上什么忙,前些年也有定期去看她,但她的身体一次比一次差。”

    “当然,我也有请过从前比较好的老友,但看了都说只能好生养着,别的无能为力。她的丈夫同样寻遍名医,结果都是一样的。”

    姜笙问:“您的意思是?”

    闻言,柳仲然直道:“老朽自然希望姜姑娘可以去看看她。”

    无论姜笙有没有能力治好对方,对于柳仲然来说,就是一抹希望。

    姜笙又问:“是哪位夫人?”

    “这就是为难之处了……”柳仲然有些尴尬,“她人不在京城。”

    姜笙抬眸。

    不在京城?

    柳仲然解释:“京城对于她和她夫君来说算是个伤心之地,她夫君为了她的心情,是故辞官举家搬迁。”

    柳仲然斟酌:“老朽知道这真的很为难,还有一件就是,她家境富裕,家里人唯一的忧心之事就是她的病情,若能治愈……”

    他改口:“不不不,别说治愈,但凡能好转,也必有重谢!”

    “我也不是说姜姑娘说贪慕虚荣的意思,但如果您愿意去看看,我们皆感激不尽。”

    话到最后,柳仲然都用上了敬词。

    其实姜笙是真挺喜欢钱,但也真的暂时不缺钱。

    她先把情况问清楚:“您说的‘身体一次比一次差’是指什么?体弱多病?还是虚弱到连活动都困难?”

    柳仲然连连摇头:“不至于不至于,其实我已经好几年没见过她来,前不久她的夫君来的书信说她一切安好,只是因为转秋天气渐凉,略有感风寒。”

    “哦对了。”柳仲然想起来什么,“她儿子前几日来京城,姜姑娘如果愿意帮忙,我联系联系,问她儿子儿媳会更清楚。”

    姜笙应:“我不能保证一定能帮上忙,但我可以先了解一下。”

    柳仲然心底微微一松。

    无论能不能帮上忙,姜笙答应下来就算成功了一点,有希望总比没希望好。

    “老朽先代替着对姜姑娘说一声谢谢了。”

    这些年,柳仲然心里想着对方缠绵病榻,总是心里不如意。

    柳仲然问:“我定个时间,姜姑娘和她儿子儿媳见一面可行?您什么时候有时间?”

    姜笙说:“除了官府旬假日,都可以。”

    柳仲然便道:“那我先问问她儿子,商量好时间,届时派人去侯府寻姜姑娘?”

    姜笙点点头。

    她最后说一句:“心病还须心药医。”

    “唉。”柳仲然苦笑,“老朽知道这个道理,但十几年前的事情了,哪里去给她找解铃人啊。”

    十几年前,是什么事情,以至于柳仲然并没有第一时间告之姜笙?

    作为郎中他不会不知道对于病人这些情况,医者都要先了解才更好对症下药。

    辛秘吗?

    姜笙没有急着问,商量好后,就从医馆里出来了。

    她往书肆去,准备买几本书。

    姜笙一直都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去去对待这个时代的医学。但在柳仲然对待鼻窦炎一脸茫然的时候,姜笙倏然意识到她自己似乎最好了解一下在这里——这个她陌生的世界,发展进程是怎么样的。

    她说的不只是医学。

    ……

    城南绿阶书肆。

    姜笙打听了一下,整个京城好像就两家书铺,一家在城南,一家在城北。姜笙就近去了城南的书肆。

    这里没有图书馆大,但是萦绕着淡淡的墨香,很安静,看起来年纪很小的伙计正小心翼翼翻着一本书看,都没注意到她。

    姜笙穿过桌边,到书架,她看了看,随手从木架上抽下一本书。

    是本朝的地理志,记载了一些变迁、政区及各地的山川、湖沼、水利、物产、民俗以及户口的沿革等,不是很详细。

    姜笙随便看了看,重新放回去,又拿出另一本。

    这本是部纪传体通史,字迹密密麻麻的,不仅是竖向排版,还有些字姜笙都不认识。她看了几行,打算带回去研究一下。

    她又找了几本医书,一起去付账,可伙计看得入迷,完全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姜笙又敲了敲桌子,手指关节和木板桌面发出圆润的扣响:“你好。”

    “你好?”

    “啊?”伙计才回神,不好意思摸鼻子笑了笑,“抱歉,您要买这些书吗?”

    “嗯。”

    伙计打着算盘,算珠碰撞的声音清脆:“一共是……三十四两银子。”

    姜笙付了银子包着书准备走,伙计可能见这么多书她抱起来有些吃力,主动说:“如果您需要,咱们这边可以给您直接送到府里的。”

    姜笙想了想,确实有点难拿,更何况她一会儿还不急着回府:“那就麻烦你了。”

    伙计忙道:“不麻烦不麻烦,您需要送到哪里?”

    “绛平侯府。”

    伙计应下,小心且珍重地把自己刚刚看的书放在一边放好,又轻轻拍了拍表面,才去打包姜笙买的书。

    姜笙见此多问了句:“你们这边的书可以随便翻阅吗?”

    她记得以前小时候自己学过一篇《窃书记》的课文,背景大约是近代。在那个时候《窃书记》作者尚且要偷偷看书,这个朝代这么开明?

    伙计左看看右看看,呲牙低声笑道:“您别和我们东家说啊,我是自己悄悄看的。”

    姜笙当然不会这么无聊,她的目光落到书封上:“这是关于科举的书?”

    伙计挠头,然后边用一根麻绳麻溜把七本书包成礼盒的形状,干着活也丝毫不影响他应话。

    “是,小的以前考过童生,因为后来家里出了点事,没钱供我了,幸好东家愿意收留我,在这能看看书,还能挣点小钱。”

    他说完,在麻绳交接处打了个结:“等一下有其他人会过来,帮您把书送回去。”

    “好。”姜笙再次道了谢。

    下一个目标地点——潇湘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