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二章 再晋升,朝堂争论

    “镇北侯已经下达军令,从此刻起,你晋升为都尉。”

    “将军。”李信豁然抬头,看向卢破军,眼神中露出不解之色。

    “你是否想说,镇北侯身为景洪新贵,为什么要帮你?”看着李信的样子,卢破军显然是猜出了他心中所想。

    “正是。”被道破心思的李信,也不遮掩。

    “哈哈哈,那是你不了解镇北侯。说起来,镇北侯之父,还是在先代晏海侯麾下为将的,不过不是晏海军中而已。”

    “而景洪新贵之中,也分为两派,一派自然是神京之中的那些,另一派,则是以镇北侯为首的边军一系。”

    “和神京城中的景洪新贵不同,边军一系并没有那么大的门户之见,只看实力和军功。”

    “也正是因为如此,陛下才会放心将北境边军,交给他们统领。”

    “不过嘛,你这个都尉职位,能不能坐稳当,还得看陛下的意思,想来,镇北侯已往神京城发了军报了。”

    “…….”看着卢破军满脸自信的分析,李信心中哂笑:谁说军中都是莽汉的?看卢破军的样子,分明是精明的很,那镇北侯也是如此。

    只是,他们不屑于那些朝中的蝇营狗苟而已。

    “好了,话已说完,如今你已经是都尉了,说起来,你小子也是创造了一个军中传奇,短短不到半月,就连升数级,从一从七品百将,升为从五品都尉。”

    “加油吧,本将看好你。”

    “多谢将军信重!”李信肃然,拱手拜道。

    “不用客气,既然升任了都尉,就去第一军报道吧,军令已经下达,从此时起,第一军第二部交由你指挥!”

    “喏,末将告退。”

    领了新的军牌,盔甲之上也有了都尉军职的标识,李信前往第一军,找到虎牙郎将刘将军报道后,直接接管了第二部。

    第二部的都尉,在之前永宁县的战斗中阵亡,卢破军也没有派遣新的都尉,只是由一校尉代管。

    如今,李信到来,第二部自然有了新的将领。

    “末将等拜见都尉!”

    下方,三名校尉对李信见礼。

    如果是其他人接任都尉之职,这三人或许还会有意见。但李信这位猛人,三名校尉,却都非常服气。

    没办法,人家的军功,那可是实打实的,更是听追击而去的刘将军说过,这位新任都尉,可是接了那万夫长察翰一击,而不败的。

    当了都尉,升官了,第一营校尉的职权,自然要交出去,因而,现在的他,也暂时没了出营的机会。

    第二日,一万狂风卫大军,在大营前十里列阵,对狼蛮大军形成威胁。

    立于阵前的三千重骑,让本来准备再次猛攻镇边城的忽而不花,不得不停下来。

    如果在攻城正酣的时候,这三千重骑从背后发起冲锋,他麾下的将士必将死伤惨重。而且,在镇边城中,黑风卫也还有三千重骑一直没动呢。

    对于狼蛮大军来说,其他的骑兵,他们都不怕,也敢冲上去,拼个你死我活,在骑射方面,他们更是不虚大乾骑兵。

    但唯有全身重甲的甲装具骑,被他们所忌惮。

    在战场上,那骑乘着最强壮的蛟马,全身披着重甲,武装到牙齿的重骑兵,绝对是轻骑兵的噩梦。

    就算是他麾下的一千狼骑军,在正面冲锋上,面对奔跑起来的重骑兵,也得避其锋芒。

    没办法,速度提升到极致,手持钝器的重骑兵,就是横推沙场的利器。

    就是能够力敌千军的暗劲高手,面对数千重骑兵的冲锋,也只能饮恨,估计也只有化劲修为的武道宗师,才能相抗吧。

    但大军之中,武道宗师有多少?很少。

    而且镇边城中,也不止一位化劲宗师。

    看来,只能等先生答应的支援抵达才行了。

    无奈之下的忽而不花,只能对镇边城围而不攻。

    而狼蛮大军如此反应,也正中了卢破军和齐伦等人的下怀,也乐得加固城防,让士兵修整。

    再等个一天多时间,后续的七万大军赶到,到时候,他们就有十多万大军了。

    ……

    神京,奉天殿朝会。

    兵部尚书上前,行礼之后,从袍服中抽出奏章,双手高举,道:“启奏陛下,镇北侯齐伦有军报送上,需陛下明断。”

    “哦?说的什么事?”景洪帝眼眸微阖,扫向下方的兵部尚书,问道。

    “陛下,镇北侯奏报,狼蛮大军分兵袭击幽州,以致幽州一些县城糜烂。狂风卫接令后,抛下步军等,急行军进入幽州,并在永宁县,斩杀铁狼部精锐万人,万夫长察翰之下皆斩。”

    “另,武骑尉李信,从行军之后,先是领兵七十余骑,斩杀百余狼蛮游骑,之后再永宁县战斗中,阵斩千夫长一员,百夫长数员,铁甲兵数十,斩杀胡骑总计数百。”

    “两次战斗加起来,斩杀千夫长以下,破千人。”

    “你想说什么?”景洪帝听完,似乎有些不耐烦的说道。

    “陛下,镇北侯以功,封李信为都尉!”兵部尚书此时突然开口。

    “哗…….”

    听兵部尚书说了之前的那一系列战功,好些人心中一动,就觉得有问题,到这句话一出口,朝堂之上一片哗然。

    倒不是因为都尉之职有多重要。

    而是因为,大军离开神京才多久?那李信就已经升任都尉,等北境战事平定之后呢?

    对方能够立下多少军功。

    到时候,虎牙郎将,还是一卫主将?

    当然,哗然的大多是勋贵一列有职分的人,这些人知道李信出自哪一府。

    正是因为知道他出自哪一府,所以才会哗然。

    要知道,南境晏海侯手握十万晏海军,位高权重。现在又出了一个李信,那晏海侯府在军中的势力……

    想到这里,一些人偷眼瞧向上首的景洪帝,察言观色。

    军机阁中的几位国公,也视线交错。其中属于开国勋贵一系的,更是交流颇多。

    “启奏陛下,臣以为,镇北侯给予军职太重,那李信不过初入军营,更是年不过十五,都尉一职统兵至少三千,还是狂风卫中精锐,还请陛下三思,将李信都尉军职剥夺,降为校尉。”

    突然,一名御史上前,拱手奏报道。

    “陛下不可!”这御史刚刚说完,便有一武将站出来,拱手道:“启奏陛下,大乾军制,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李信随不过弱冠之年,但却立有大功,按军律就得给予都尉之职,不可压制啊,否则我大乾将士会心寒啊。”

    “陛下,末将附议,李信立有大功,自然应当按军律奖励,否则如何服众?”又有一郎将站出来,奏道。

    “陛下,臣也认为不妥。但不奖赏也不行,可授其校尉实质,另赐爵骑都尉(五品)。”

    “陛下…….”

    “陛下…….”

    一时间,十余位重臣站出来,武将一方站出来的,最高不过四品,文臣一方,则多是御史。

    两方争论不休,说白了,乃是文武之争,武将不能让文官一方压制军方的晋升通道,而文官一方,则不愿意看到军中有一快速擢升之人,以此来打压军方。

    但耐人寻味的是,前方站着的开国勋贵的几位大人物,却一直没有动弹,似乎此事和他们无关一般。

    PS:感谢“皇朝博少”老铁的月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