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纵观整个秦国由弱到强的发展历史,稍微有点眼界的人都不难看出,商鞅的死,其实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不管他和秦孝公私底下的关系如何,秦孝公又是抱着什么样的心理去重用他的,历史的走向已经证明,秦孝公在重用商鞅的同时,也是把他当成了一个靶子推出去。

    明明从一开始,决定要对秦国改革变法的人就是秦孝公,他才是秦国万人之上的君王,一切与秦国政治有关的举措都离不开他的命令和支持。

    但是偏偏,在商鞅变法那几年的时间里,不管是秦国百姓还是秦国当时的那些贵族,甚至就连秦孝公自己的亲生儿子秦惠王,都把商鞅变法所带来的种种利益损失记在了商鞅一个人头上,对他充满了敌视与怨恨。

    没有人想到,商鞅变法所做出的那些事……

    不管是剥削秦国贵族的利益,还是用酷刑和严苛的法律去压榨那些普通百姓……

    这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秦孝公在背后一手支持的。

    如果说,商鞅主持改革变法,不过是一把锋利好用的尖刀,那秦孝公作为当时的君王,无疑就是那把握着刀的手。

    刀子杀了人,固然是一把凶器。

    可是作为受害者,有几个人会去憎恨那把凶器,而不是握着凶器的罪魁祸首呢?

    这其实是很简单的道理。

    商鞅是个可用的人才,秦孝公便利用了他的学识与能力,借刀杀人。

    商鞅变法的作用不仅仅是改变秦国当时的生存格局,另一个目的也是为了铲除当时秦国内部实力庞大的贵族阶层。

    那些贵族几乎都是秦国根深蒂固的大家族,牢牢掌控着秦国朝堂的官位选举,虽然还不到一手遮天的地步,但本质上其实也没差多少。

    他们就像蜘蛛一样吐丝结网,成片成片的相连起来,数量一多,自然就变得牢不可破。

    而秦孝公虽然是当时的秦国君王,但是在贵族掌权的朝堂之上,他也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一言九鼎,很多时间反而要受到贵族阶层的约束和摆布。

    不止是秦国,战国时期的其他六个国家,内部的权力构造其实也是如此。

    一国之君所掌握的权力远远没有后世人想象的那么大,反而有一大半的国家权力都分散在那些贵族人氏手里。

    手握权柄的人一旦多了,难免就会勾心斗角,各有各的私心。

    时间长了,自然就会造成国家吏治混乱,国力也在不断削减。所谓的战国七雄,其实不过是表面上看着威风,内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却是多如牛毛。

    当然,能在那种战乱的环境下成为一国君王的人,除了血统和身份之外,多少都是有些脑子的。

    也不是没有其他国家的君王试图解决过国内权力分散的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实施问题,最终也没能成功。

    这就牵扯到战国时期本身的构成问题了。

    要知道,所谓的“战国七雄”,包括秦国在内,一开始也不过是大周王朝分封的诸侯而已。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