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63、潜移默化的引入商业到大明!

    时值春日,阳光明媚,乡村的风光无限好。

    足有一人粗的大柳树后面,徐增寿瞪圆了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前方。

    徐膺绪有些好奇,寻着徐增寿指着的方向眺望过去。

    一老一少的侧脸赫然映入眼帘。

    少年很熟悉,是朱怀,徐膺绪怎可能不认识。

    再看老人。

    唰!

    徐膺绪面颊微微一僵,学着徐增寿一样,揉了揉眼睛。

    下一刻。

    就听他惊呼道:“那,那,那不是咱皇帝老爷子吗?”

    徐增寿愣在原地,喃喃道:“我就说,我就说这朱怀以前就好像很熟悉的样子,二哥,你还记得永定河边的垂钓吗?”嘶!

    徐膺绪双目陡然瞪大,嘴唇有些哆嗦着道:“记,记得!”

    去年冬日,永定河旁边,老爷子和信国公在垂钓,旁边一男一女。

    那时候两兄弟也没放心上去,权以为老爷子是出来垂钓散心的,更没过多关注老爷子身旁的少年和少女。

    现在他全明白了!

    难怪第一次见到朱怀有种熟悉的感觉!

    难怪第一次在上元夜见到赵檀儿也有种熟悉的感觉!

    这一男一女,不就是永定河旁老爷子身边的少年少女吗?

    徐膺绪身子微微一颤,不可思议的道:“朱怀为啥和老爷子站在一起?”

    徐增寿更是人都看呆了,颤抖的指着前方道:“他,他尼玛还拍老爷子肩膀?”不远处,朱怀正拍着老爷子肩膀,给老爷子端着茶,示意朱元璋喝茶。“额滴娘咧!”徐增寿脑子都懵了。朱怀旁边是谁啊?大明洪武大帝,杀人不眨眼的大明皇帝,前前不久才悍然灭了文豫章全家,前不久才屠了郑用全家!

    老爷子在群臣,甚至在任何官僚眼中,绝对是个弑杀暴虐的君主!

    就连老爷子亲儿子,恐怕都惧怕老人三分吧?更有谁敢对朱元璋做如此出格的举动?

    可现在,朱怀好像习以为常一样!

    “朱怀是谁呀?”

    徐增寿呆呆的问道。

    徐膺绪道:“我怎么知道……额,快走,回去告诉大哥!”

    两兄弟急不可待的撩袍离去。

    而此时的朱怀,显然没注意到不远处的徐家兄弟。

    他在思考老爷子的话。

    如果想彻底取缔民间税收的折耗,其实也简单,和交趾一样,直接一条鞭改革,不区分赋和税,也不用实物缴纳。

    除了各地方供奉宫中的实物之外,税收统一用白银收取。

    但放在交趾可以,纵观整个大明,则不实际。

    如果刚穿越那会,如果没有老爷子带他看尽民间疾苦和大明现状,他也能侃侃而谈,张居正的一条鞭改革张口就来。

    反正政策一定是好的。

    可问题是,经历了这么多,朱怀也看清楚了大明时下的现状。

    好的政策,未必能附和当下的国情。

    百姓是好治理的,这毋庸置疑。朝廷有政策,他们一定会执行。

    可难就难在千百年来形成的士绅阶级和官僚阶级。

    这些根深蒂固的顽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想从虎口夺食,即便是朱元璋也没这个本事。

    “老爷子,你看看能不能换个角度去思考这件事~~。

    朱元璋随口道:“你说说看,不管好坏还是实际不实际,咱都听听。”

    “放心大胆的说。”

    朱怀沉默片刻,组织一下语言,便道:“首先形成淋尖踢斛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地方官府缺钱,对吧?”

    老爷子点点头:“嗯。”

    朱怀继续道:“地方县衙要开支流外官的俸禄,就需要钱,一个县令的俸禄,一年不过二百多石,县衙收取的税收,则需要全部送入国库,再由户部做出预算,统一分配到各布

    政司,布政司衙门再分配到地方县衙。”

    “总而言之,县衙内是没有流外官的俸禄预算的,这一笔钱,完全需要县衙自给自足。”

    “所以他们需要从税收内,想办法合理的剥夺一部分税收去维持县衙基本开支,于是淋尖踢斛就产生了,这笔钱也是他们分配给流外官的保证。”

    “那么换个角度,如果县衙不需要从百姓手中剥夺粮食税收,就足够开支流外官的俸禄,那是不是就意味着不需要从百姓手中夺食了呢?”

    朱元璋听的很认真,咂摸咂摸嘴:“是这么个理,可县衙除了税收之外,他们还有什么能力去开源?”

    朝廷乃至地方收入,说白了就四个字‘开源节流’。

    想从大明时下现状找出一条附和地方官府开源政策,这很难。

    而洪武皇帝又在抑制商业,不让官府参与到商业中去,这就更加的难。

    退一万步说,即便地方有商业税收,那也是地方课税司衙门该做的事。

    课税司隶属于朝廷,和地方官府不挂钩,钱也不会进入到地方官府腰包去。

    朱怀看着朱元璋,欲言又止。

    朱元璋笑着道:“有话就说!咱知道,你小子肯定又憋着坏朝商业上去想,对吧?”朱怀挠挠头,回道:“对,也不对。”

    “历朝历代都是在城门处,在运河上收税。不过这样一来,先不说官吏中饱私囊,就是商人也有很多办法逃税。到最后,往往十成里,只有一成能上交国家就不错了。”朱元璋看着朱怀,目光有些狡黠,就看着臭小子究竟能说出什么花来!朱怀继续道:“咱大明不是有邮票驿站么?”

    “现在各地驿站收入可观,官府也不能承包所有送货之事。”“许多货物啊,邮件啊,其实招揽的都是商人在运输。”

    “一笔运输费用三个钱,官府抽二成,给商人一成,因为数量大,收入就可观,商人们赚的钱也不少。”

    “但如果朝廷将商人运输的货物加征税收;商人们运送的货物,都由邮政开具了数量和种类的票据。进入各城池,关隘的时候,出示票据方可进城。

    那何不就根据票据的显示,征收城门税,或者河道税。然后地方官府,根据商人上缴的邮政票据,核算收上来的税款,这一笔钱,朝廷怎么支配,或给地方官府留存,或一部分上缴朝廷,总而言之,地方官府一定是有钱的。”

    朱怀说的差不多了,下面他也不继续说下去,至于老爷子认同不认同,他也不管了。

    这是他目前能想到最好的办法了。

    老爷子闭目凝思。

    说到底,朱怀的话都是在征收商税。

    渐渐的,老爷子面色开始凝重起来。

    他不是在老夫子教育下长大的皇帝,他知道一个国家光靠百姓种地,是创造不出辉煌的盛世的。

    只有世间百姓安居乐业才是盛世,百姓乐业,可以务农,可以务工,当然也可以经商。

    不过归根结底,老爷子对商人都有偏见。

    大明的京城在帝国的南方,天下最繁华的地方,商业都被世代经商的富人和达官显贵所控制,百姓最多是走街串巷的货郎。

    那些达官显贵家的买卖,世代经商的豪富之家,有的是办法偷税漏税,让朝廷吃亏。

    朱元璋抑制的商,是这种大商!

    随着现在明廷打下来的疆域(赵吗的)越大,朱元璋就感觉治理起来越来越难。

    也索性,朱怀给他分摊了一部分压力。

    不过随着疆域的扩大,就意味着贫富差距也越大。

    朱怀这些分析,换一种角度来说,是缓解农民的税收损耗,是为民着想。

    虽有重商之嫌,但在百姓大义面前,微不足道究!

    朱元璋时而蹙眉时而展颜。

    朱怀笑笑,他虽然不能直观的立刻就改变大明商业现状,但这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迟早会改变朝廷百官的思想。朱元璋没有立即就说什么话,只是平淡的点点头:“.々此事咱认为有可行性,不过还是要百官斟酌之后才行。”说完后,老爷子眉开眼笑,心情格外的好,看着朱怀道:“无论如何,你又为咱大明立了功。”“说说,想咱皇帝怎么奖赏你?”

    朱怀挠挠头:“八字还没一撇,也未必就能执行,等真的利国利民,我再说要什么吧,现在说了,最后政策不行,岂不闹了笑话?”朱元璋呵呵道:“你小子倒是考虑的周全,那成!等咱回去再说吧!”